|
|
|
“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 24日,瑞典服装品牌h&m发表在凯发官网入口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引发中国网友愤怒。这份名为“h&m集团关于新疆尽职调查的声明”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声明表示,h&m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面对中国网友的怒火,h&m集团瑞典总部24日表示,“无法在电话中做出回应,将在查看邮件后回复”。而“h&m中国”微博账号24日晚发表声明称,h&m集团一贯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管理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并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引发众怒的声明发表于2020年10月。h&m在该声明中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 从h&m的声明可以看出,h&m是基于bci的判断以及一些所谓民间报告和媒体报道做出“停用新疆棉花”决定的。 图片 碰瓷新疆棉花的背后: 除了h&m,还有这些企业? 24日当天,“h&m抵制新疆产品”“h&m碰瓷新疆棉花”等话题在微博上持续发酵,网友纷纷表示,“希望这些扭曲事实又想挣中国人钱的公司好自为之”“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 此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下架h&m相关产品。小米、华为、vivo、腾讯等多款手机应用商店下架h&m商城app。 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以及大众点评上也均搜不到h&m相关的信息。 图片 曾与h&m有商务合作的艺人黄轩、宋茜先后发表声明表示与h&m已无合作关系。 h&m中国24日晚在微博发表声明称,h&m集团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国消费者,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投入与发展,目前在中国与超过350家生产厂商合作,为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提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服饰产品。但这份姗姗来迟的声明显然无法让网友买账,有网友表示:“给大家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老子没做错。” 图片 有网友24日发现,中国知名运动鞋品牌安踏也是bci成员之一。安踏方面24日晚发表声明称,注意到近日bci发表的声明,并对此事严重关切,我们正在启动相关程序,退出该组织。声明还称,安踏一直采购和使用中国棉产区出产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来也将继续采购和使用中国棉。 在h&m引起关注的同时,网上还有人列出了一份“抵制新疆棉花”的企业名单,其中包括优衣库等品牌。 图片 对此,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今年2月回应日媒询问时称,如果未来合作厂商被发现涉及强迫劳动,他们将终止或考虑终止业务。 而无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计划则称,他们使用的棉纱,都经过第3方国际认证。 目前,这些企业暂无回应。 随后,耐克的热搜也爆了。随之事件的继续发酵,优衣库也上了热搜。 图片 图片 刚刚,明星王一博宣布与nike终止合作。 图片 从2019年10月起,阿迪达斯、鳄鱼、gap、耐克、zara,h&m,一个接一个的外国服装品牌在过去这2年里开始陆续发表声明,一边“澄清”说他们的产业链中没有来自新疆的产品,一边则强调他们“反对强制劳动”,不会允许自己的产业链里存在这样的情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国品牌的声明在描述新疆的“强迫劳动”问题时,用的都是“嫌疑”和“据称”,而不是肯定的口吻。 这其实意味着他们的声明只是为了给西方舆论一个“交代”,并不是真的认为新疆存在问题。 然而,不论是因为害怕还是避免风险,这些品牌选择屈从的实际效果,就是在助长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新疆的抹黑,就是在伤害中国的主权,在伤害给他们提供了大量利润的中国人的利益。 所以,即便h&m那份关于新疆的声明是去年10月发布的,却仍然能在今天引起大量中国网民的不满和愤怒。 面对此状况,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我们的智库、民间ngo、媒体和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也联动起来,在道德和价值观上给这些其实很看重中国市场、很想赚中国人钱的外国资本家立起一套“中国规矩”,并将这些“道德和价值观上的规矩”写入法规政策,成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 网友:简直作死! 对于h&m的回应,不少网友表并不买账:避重就轻,看不出任何诚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网友安利一则新疆棉花丰收的视频↓ 2020年10月,中国棉花主产区——新疆迎来棉花丰收。在新疆各地棉花种植区里,伴随着机械轰鸣声,采棉机在棉田中来回穿梭进行机械化采收。 图片 图片 图片 带头抵制新疆棉花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 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事实上,这一组织中的会员不乏一些全球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也曾发表过和h&m相类似的声明,在涉疆问题无端指责中国,打压新疆棉农和棉花产业。 bci全名the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是一个于2009年在瑞士成立的非政府组织。 企查查app显示,bci于2012年10月在上海成立代表处。bci曾于2020年10月21日发表过一份英文声明,但这份声明网络链接目前已无法正常打开。记者通过网页快照看到,该声明宣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指控,以及在农场层面上不断增加的强迫劳动风险,导致经营环境难以维持”,因此,bci决定“立即停止在该地区的所有实地活动,包括能力建设、数据监测和报告”。 声明还称,2020年3月,bci暂停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认证和保证活动,因此,没有新认证的“良好棉花”来自该地区。至于为何做出上述判断,bci没有解释。 图片 bci官方网页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势力对于中国新疆的造谣抹黑越来越甚,欧盟甚至无理发起单边制裁。对此,中方则加倍还击予以反制,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 与此同时,h&m集团的一份声明也引发了关注。这份声明掺杂着险恶的政治用心,如此宣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 声明中,h&m表示,我们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声明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 图片h&m集团声明截图 对此声明,@共青团中央 发文怒斥;现已与h&m品牌无合作的演员黄轩也表示,“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企图对国家及人权进行抹黑造谣的行为”;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更是屏蔽和下架了h&m的店铺及商品。 但其实,这则声明中还隐藏着一颗“毒瘤”,它正是bci这一组织。 制定“棉花标准”,笼络会员“遵守” bci脱胎于2005年世界棉花基金会(wwf)一次圆桌会议的倡议,随后扩展到世界多国。它们自己宣称,其主旨在于使全球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更有利于该产业的未来发展。可说来可笑,其一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分明严重损害了新疆地区棉农的利益以及棉花产业的发展。 去年9月,当时为大选着急上火的特朗普政府疯狂炒作涉疆议题,反复污蔑抹黑新疆存在所谓“强制劳动”现象,扬言发布“新疆棉花禁令”,禁止由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制成的部分或全部产品。 今年1月13日据路透社报道,就在离任下台前夕,特朗普政府还操弄“强制劳动”这一借口,宣布禁止进口所有来自新疆地区的棉花和番茄产品。 而在去年10月,bci曾发布一则新闻稿,并于今年3月重新编辑过,其中同样宣称新疆地区存在“强制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现象,这不符合该组织的行为标准,须立即通过吊销或拒绝bci许可证来处理。从2020年3月起,bci就暂停在新疆地区发放许可证,因而新疆的优质棉花也不再获得bci许可证。 图片bci凯发官网入口官网新闻稿截图 事实上,bci号称是一个非盈利组织(ngo),即产业类的ngo,它制定了相关标准,要求会员必须使用它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标识。除了所谓“环保标准”,bci鼓吹所谓“提倡体面劳动”,该组织凭空捏造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强迫劳动”的谎言,借此封杀新疆棉花。作为其中会员,h&m也自然和其保持一致。 耐人寻味地是,就在h&m发表抵制新疆棉花事件愈演愈烈之时,从搜索网站查找bci去年10月的涉疆新闻稿,点击进入网站后却显示“查找不到”。 图片 图片 3月1日,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账号主题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又发布了一则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 图片截图自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 其中称,近期bci上海代表处收到之前部分新疆执行凯发官网入口的合作伙伴的问询函,在此郑重申明,bci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bci的审核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但这则声明是否代表bci总部官方意思,声明及之后并未有更多明确信息说明。可以确定的一点是,bci此前声明对于新疆棉花的重大伤害,已然造成。 编造涉疆谎言的,绝非h&m一家 在bci的会员体系中,共分为四类:零售商和品牌、供应商和制造商、生产者组织以及公民社会。截至2020年12月9日更新的资料,会员数量达数千个。 在这其中,零售商和品牌一类对于普通人来说认知度最高,其中不乏许多全球知名品牌,诸如: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彪马(puma)、迪卡侬(decathlon)、沃尔玛(walmart)、迅销(fast retailing)等。 图片bci凯发官网入口官网截图 经观察者网查询发现,bci借以“强迫劳动”为由封杀了新疆棉花,组织中一些为人所熟知的品牌也和h&m一样,发布了污蔑抹黑新疆的声明,只是当时并未发酵。 去年3月,美国品牌耐克曾发布一则英文声明,声称对有关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报道表示关切,它们不从新疆地区采购产品,已和合同供应商确认,不使用新疆地区的纺织品或纺纱品。此外,耐克还称,其在中国青岛的工厂已停止从新疆地区招聘新员工,该工厂将不再有任何新疆员工。 图片 耐克声明截图 在德国品牌阿迪达斯去年的一份有关“人权”和“劳工权利”的报告中,也提到美国对新疆棉花实施制裁一事。阿迪达斯声明称,它们从未在新疆生产过产品,早在2019年春季就已让所有二级原料供应商停止从新疆地区采购棉纱。阿迪达斯还支持bci的“倡议”,不再对出产于新疆的棉花予以认证。 图片阿迪达斯声明截图 去年8月,日本快消品牌优衣库(uniqlo)母公司迅销曾在凯发官网入口官网发布一则新闻稿,表示没有优衣库产品出产于新疆地区,优衣库的任何生产凯发官网入口的合作伙伴均未转包给新疆地区的织物厂或纺纱厂。此外,迅销还声称,该公司对一些报道中新疆维吾尔人的处境表示严重关切。 图片迅销声明截图 此外,bci的会员名单中还出现了中国品牌,例如安踏。会员资料显示,安踏于2019年7月加入bci,早于bci去年10月发表涉疆新闻稿之前。 图片bci会员名单截图 据安踏官方微博@安踏体育 3月24日声明,该公司正启动相关程序,退出bci这一组织。安踏称,2019年加入bci纯粹初衷是从全球和地区的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推动关于采购供应链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使全球各地区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该公司一直采购和使用中国棉产区出产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来也将继续采购和使用中国棉。 假借“棉花谎言”,实则是打压中国 就在3月24日事件发酵之际,当天晚间,h&m品牌中国官方微博又发布了声明,拒不认错。声明宣称,h&m集团一贯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管理我们的全球供应链,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遵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如《经合组织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准则》,并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 事实上,新疆地区从来都不存在所谓的“强制劳动”、“强制绝育”、“种族灭绝”等问题,诸如bci和h&m集团等品牌的所作所为,才真正是侵害新疆棉农及该棉产区发展的恶行。 有观察者网的读者在相关新闻评论区留言称,去年曾有幸在棉花的采摘季去新疆玩了一趟,在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就遇到了一片棉花地,当地的农户正在用收割机收割棉花。机械化采摘,几台车辆一起匀速向前走的场景十分壮观。这样的场景,真的是一些人口中的“强制劳动”吗? 图片@新疆发布 视频截图 2018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新疆采访(点击看报道) 彼时新疆90%的棉花已经是机械化采摘 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歧视少数民族”等说法,均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中国外交部已在多个场合反复澄清事实和真相。 3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强制绝育”等“侵犯人权行为”,是个别别有用心的所谓学者和机构蓄意编造和散布弥天大谎,违背公理良知,中国人民强烈愤慨。 他表示,法国作家维瓦斯在其著作《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中也明确揭露了这些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闻的阴谋。建议有关人士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认真了解什么是事实。 而在3月16日,赵立坚的一番发言更是说中关键点。他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其目的是限制打压中国有关方面和企业发展。 既然bci和一些品牌口中的“强制劳动”已是彻彻底底的谎言,为何这些力量要打压新疆棉农、封杀新疆棉花呢?其中缘由,不言自明了吧。 事实上,近两年发表过与新疆棉花“切割”言论的外国企业还有不少。其中包括bci成员巴宝莉、阿迪达斯、耐克、新百伦等。而h&m更是早在去年9月就曾声明终止与中国纺纱行业巨头华孚公司的“非直接业务往来”,理由是该厂涉嫌雇用新疆少数族裔“强迫劳动”。日本共同社今年2月报道称,优衣库、无印良品等12家日本公司拟与“已确认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与强迫劳动的中国公司”暂停交易。 《环球时报》记者24日就此采访优衣库、无印良品以及松下公司,截至24日24时,尚未收到回复。记者注意到,优衣库凯发官网入口官网目前已没有与新疆棉有关的产品售卖,但无印良品凯发官网入口官网上仍有大量新疆棉产品在售。 图片 新疆棉花:中国自己还不够用 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